|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道县风景名胜

道县风景名胜

关键词:风景名胜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道县凯亮文传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dzds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064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道县地处湘桂两大旅游圈的结合部,风光秀丽,人文荟萃,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泉于一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市乃至全省来说,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垄断性的总体特征,彰显出品种多、类型全、品位高、观赏价值佳的明显优势。旅游资源由县城集中向四周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8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文化名村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

    (一)文物胜迹

玉蟾岩遗址    玉蟾岩,俗称蛤蟆洞,位于道县县城西北16公里寿雁镇白石寨村,是史前洞穴遗址,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蟾岩进行首次发掘。199510月第二次发掘。考古发掘表明,玉蟾岩遗址文化性质比较单纯,表现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度性质的文化遗存。遗存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植物果核。最重大的发现是水稻谷壳和原始陶片。经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测定,玉蟾岩遗址的年代距今12000余年。

在两次发掘中各发现两枚稻壳,通过电镜分析,玉蟾岩稻谷被鉴定为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性,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专家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比我省洞庭湖平原彭头山发现8000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早4000多年,说明湖南南部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水稻种植的地区之一。玉蟾岩出土的陶片,火候很低,质地疏松,陶器制作粗陋,陶胎厚薄不匀,外表呈黑褐色,经测定距今14000年。1995年出土的陶片,复制后为一件敞口尖环底的釜型器,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具有完整形态陶器。由此可知,湖南南部是我国最早发明制陶工艺的地区之一。2001年,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对玉蟾岩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又出土了5粒稻谷和陶片,再次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濂溪书院暨濂溪祠    濂溪书院暨濂溪祠,南宋绍兴九年(1139)知军州向子始建于县城西濂溪河畔(现周家坊街县教育局所在地),是一座融学习、祭拜、藏书功能于一体,集宋、元、明、清古建筑之大成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历代贤人志土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1263年南宋理宗皇帝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1687年清康熙皇帝赐御书“学达性天”。

书院前临濂溪,后倚元峰(又名太极蜂),气势磅礴。大门设名棂星门,上有“羽翼道统”匾额,旁有“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对联,高度概括了周敦颐道德文章的巨大成就。进为像亭,内设濂溪先生(先生站、坐像各一尊面向南)及程颐、程灏、朱熹像。背阴刻《爱莲说》文章。程颐、程灏左右相侍。亭外有匾“万古儒宗”,对联为“图阐阴阳探妙理,书参动静见天心”。出像亭过“道脉相承”牌坊,便是拜厅。拜厅外有“孔孟后一人”匾额,内有“万世宗师”、“理学之宗”、“继往开来”匾各一块,以及明清大思想家王夫之题联:“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再进为正厅,中奉周敦颐牌位、左右为二程牌位,上有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匾。左右有朱熹题联:“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张拭题联:“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后世,光风台上月常明”。后为谏议祠,奉辅成公牌位(周敦颐之父,北宋进士,赐谏议大夫),左右奉寿公、焘公(周敦颐二子)牌位。院内还建有御碑亭、太极亭、清风楼等,御碑亭内立宋理宗御赐“道州濂溪书院”石碑。太极亭内有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石刻八块,《拙赋》石刻一块。清风楼即书院藏书处,楼上内藏《周子全书》木刻刊版,楼下为濂溪书院学员学习之处。院西为周敦颐后裔居处,有通道径人,通道门上有“文献世家”匾额。

濂溪书院,系历代朝廷和士民为纪念周敦颐而建,历经千年,影响深远。据统计,历代士民和朝廷为纪念周敦颐所建濂溪祠或濂溪书院达70余处。

东洲草堂    东洲草堂是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建于故乡东门村的一栋粉墙黛瓦的书房,位于东门村尾,濒临潇水,占地面积2-3亩,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面临东洲,故以为名。

《东洲草堂文集·何绍基年谱》中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十五,葬母廖夫人于长沙县北元丰坝之回龙坡(今望城县境)。旋即回道州原籍,邀集族人重修祠堂,纂辑族谱,重修鹤鸣轩,榜曰‘东洲草堂’,并建环秀亭、谱轩,历时半载,方始竣事。”据此可知,东洲草堂即鹤鸣轩,东门村人称之为“大书房”。最初是何绍基的父亲——探花及第后来连任清代一品大员的何凌汉早年教学授徒之处。顾名思义,鹤鸣意为“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字里行间深藏着命名者渴求飞黄腾达的壮志雄心。何绍基重修之后命名为“东洲草堂”,后来他的文集诗集都以此冠名。东洲草堂是在鹤鸣轩旧址上重建,但利用合理,布局得体,有正厅、厢房、书房、厨房、亭台、楼阁、天井、字塔、橘园、竹径、小池等,错落有致,清幽典雅。可惜重建之后,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攻克道州时,东州草堂毁于兵燹。何绍基有首七律写道:

鹤鸣轩本大书房,聊借东洲傍草堂。

桂花双撑满树月,橘园添染一林霜。

百年讲社成焦土,一曲瀛桥扩水光。

环秀亭孤无恙在,谱轩诗境付苍茫。

     文庙,旧称孔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后又称学宫,现仅存遗址及五龙石刻。始为唐元和七年(812)道州刺史薛伯高所建,历代州官重修、扩建,至清代末年,已成为规摸宏大的建筑群。

文庙仿古宫殿式建筑,重脊飞檐,油饰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由大成殿、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崇圣祠、明伦堂、状元亭等组成,高低有致,层次分明,四周宫墙环绕。

1944年,日本侵略者陷境,文庙大部分被破坏,残存大成殿、东西庑、棂星门和部分宫墙。此后,大成殿和东西庑因年久失修而崩塌。现仅存部分宫墙、棂星门和两庑间的五龙石雕。

文庙前面宫墙成弧形,高8,长20,用砖石砌成,粉以赭色。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道县,一名14岁的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外墙上写下:“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工农革命胜利万岁!”1966年,道县人民委员会将此墙命名为“红军墙”,加以保护。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迁至西洲公园内。

两庑间的白石雕龙为立体石雕,上刻五龙,俗称五龙图。龙游云涌,昂首腾空,造型精美,凿法劲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    营浦县古城址在今县治濂溪河与潇水汇合处东北岸(今东门一带),秦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绘有“营浦”图记。19869月,省、地、县联合考古调查,在此处发现有汉代建筑遗址和陶片。营州城址在今县城西部21公里的清塘镇小坪村,唐武德四年(621)置,五年改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后来,州治迁至今县治处,故城湮没,仅存遗址。20世纪70年代,曾出土唐、宋铜钱。

道州古城墙遗址    古城墙遗址,在今县治,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全用块石砌成,周长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五尺,四周有城门五扇。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加高培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修一次,用古青砖在城墙顶上加砌女墙护体。此后,各乡民众分段维修,至民国时期,城墙保持完好。1944年,日本侵略者陷境,古城遭轰炸,城墙多处崩塌。解放后,为便利县城交通,拆除部分城垣及北门、西门石拱。现仅存西门至濂溪电影院、西门至南门(湾里街段)、南门至东门三段城垣及东、南二门石拱。现为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    文昌阁系古时文人为祈求文运昌盛官运通达,建在州、府治所,专门供奉文昌(传说中掌管人间禄命的神,也称梓潼帝君)的高阁。道州文昌阁始建年代失考,清嘉庆二十年(1851)重修,座落于濂溪河与潇水河相汇之滨,巍峨壮观。清咸丰年间又重修,阁耸三层,翘檐盔顶,是州城一座标志性建筑。此后历经数次维修,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还甚为完整牢固。1944年,道州文昌阁在入侵日寇的炮火中毁于一旦,现在县城西洲公园内重建。

寇公楼    寇公楼,在今县城寇公街,始在金鼎滩前(今道县二中背后),为北宋宰相寇准贬道州司马时所建。后州守陈伟因祈雨有应,改名为“喜雨亭”。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时,迁楼于城内城墙上,改名寇公楼。光绪二十七年(1901)、民国八年(1919)相继修葺。1944年,日本侵略者陷境,楼遭损坏,残垣断壁,岌岌可危。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加以保护。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恢复旧观。

寇公楼坐南向北,左右与民宅相邻。占地面积36平方米,高9.1米,飞檐重阁,保存了古代楼阁建筑风格。楼呈方形,共3层。一层门前有矮屏风式花墙,四周“八”字粉墙,左右有石砌台阶,高3.55。正楼为青砖结构,高3.28米,前楣上悬丹漆金字“寇公楼”匾;东西有小门通行,主柱4根,正中板壁上有《寇公楼简介》。楼上有楼,为杉木结构,花窗为壁,高2.95米。拾级登楼,可平眺远山,俯瞰潇水两岸风光,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塔,在上关乡雁塔山,距县城4公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兴建。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八角,高25.3,底层周长37 .63米。有石门8扇,东、西、南、北四门上各有横额,分别刻题“万里云程”、“气蒸丰岭”、“一州砥柱”、“秀挹宜山”。塔内有石刻对联:“文星常主照,地脉永钟灵”。二层以上,均用青砖砌成,逐级迭缩。各层间有磴道相通,盘旋而上,直至顶层,俯瞰四周,城乡风光尽收眼底。1964年进行一次维修加固。“文化大革命”时期。石栏和部分砖墙被破坏。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恢复旧观。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楼    石牌楼位于寇公楼右下方数十米处,原称恩荣进士坊,俗称石牌坊。明万历庚戌年(1618)冬,州人何朝宗(户部侍郎)所建。牌坊南北两向,高11,宽6.6,通体用细麻石仿443重檐的木式结构透雕而成。横额刻有“庚戌科进士何朝宗”字样。坊额、栏柱分别用浮雕、镂雕和圆雕手法刻有龙、凤、八仙等图案。檐上有螯鱼相对衬托,檐下坊间缀以各种花卉图案。戌丰年间(1851-1861),额坊浮雕人物图案已部分损坏;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陷境时,石坊又遭受破坏。石坊主体仍矗立如故。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晖洞石刻    含晖洞位于县城南3公里上关乡钟山石村附近,滨临潇水。名“含晖”,取诗家“山水含清晖”之意,唐代刘禹锡有记,宋代改名为金华洞。岩洞如屋,有东、西两洞门,西洞门石壁上题刻“金华洞”三字,为古篆。洞内有泉从石缝中流出,水极清冽;洞外石壁高处镌“水天一色”四字,字大0.5,笔力遒劲,相传为汉代蔡邕所写。洞内石壁上保存有唐至清代题刻18方,多数字迹磨损,至今较清晰的题刻有佚名的“风清水寒”、“周敦颐同邻人蒋陈庚欧阳丽治平四年(1067三月六日同游道州含晖岩以及明嘉靖年间王会、黄九皋等游此岩所题的五言古诗。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墙    1934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道县,一位年仅14岁的小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写下了“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十六个大字。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加以保护,用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    红军渡浮桥又称水南浮桥。《道州志》记载,明朝万历三十六年,道州州官韩子祁将道州百姓40艘龙船革头去尾,用竹缆连接,横跨潇水,长135,宽4,船上架木梁,横铺木板。1934年秋红军长征时曾从此桥横渡潇水,向西南挺进。现旧木梁已换为钢管横梁,由保存下来的20只旧木船和8只新木船支撑着。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风景景区

濂溪故里    濂溪故里,即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西距县城6公里。村庄依山而建,280余户人家,全部为周濂溪后裔。

村头立有仿古牌坊,上方镶嵌原省委副书记文选德题写的“濂溪故里”四个大字,左右刻有长联:“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湘南奇观”,高度概括了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的繁衍发达和濂溪故里的自然景观。

入牌坊30余米便是濂溪祠原址,始建于南宋,祠内林立九十八根莲花座石柱,房舍飞檐翘角,气势恢弘,是一处集祭拜、藏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祠堂。由于“文革”期间的人为破坏,现存无几,改为粮站。祠旁田畴之间有文塔、五星礅(周敦颐命名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土礅)、大富桥(周敦颐少时游玩钓鱼之处)等人文景观。

村口,有周敦颐之父(谏议大夫周辅成)墓及兄嫂墓,其旁有20世纪80年代建的一座俭朴濂溪祠。祠门有对联“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祠有二进,第一进供奉周敦颐塑像,柱上贴“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朱熹题)、“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后世,光风台上月常明。”(张拭题)、“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王夫之题)三幅对联。祠上横梁悬有“万世宗师”、“学达性天”和“孔孟后一人”匾额。四周粉白墙体分别写着《周敦颐简介》、《太极图说》、《通书四十章》及《周氏家训》等。第二进供奉周氏历代祖宗牌位,墙贴有周敦颐诗词及黄庭坚、苏东坡等仰慕濂溪先生的诗词。

村中,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古朴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周敦颐的故居置于其间,现仅存石阶。

村南端,道山脚下有石窦,泉涌其中,晶莹清澈,大旱不涸,积雨不溢。左右两边岩石分别镌刻“圣脉”、“寻源”四字。旁有爱莲亭、风月亭、有本亭等亭榭五处,濂水注入亭边百亩荷花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崖有明代题刻“道山”、“濂溪”等。

道岩位于道山山腰,分海底龙宫、人间皇宫、天上仙宫三层。岩内钟乳满布,嵯峨险峭,姿态万千。1944年,日寇入侵道县,在此岩熏死洞中避难的周氏后裔及附近村民568人,死绝31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楼田惨案”,遗址现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上还有安心古寨遗址。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安心古寨系远古先民群居之处,发掘出土商周时代先民日常用品遗存,后为古时村民避战乱之所。寨周方圆0.5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四城门,内有水井,井中有鱼虾,还有碾米用的石磨、石臼,是我国南方保存较好的古山寨。

      月岩位于道县清塘镇月岩村西,古道州八景之首。月岩处在山腰,自西向东穿山而过,东西两洞口鼎立相峙,中虚其顶,遂以岩形月而名“月岩”。因东、西洞门相通,又称穿岩。明代道州太守王会又称之为太极岩。

月岩洞奇景幽,高数十丈,长约一华里。岩内峭壁环立,白石璀莹,洞外群峰矗立,如屏如戟,景色如画,蔚为壮观。西洞门穹窿半掩,抬眼东眺,形同新月初露,成“上弦月”;移步洞中,岩0.顶上透天光,望见圆月当空,至东洞门回首西望,宛如镰刀、小船,成“下弦月”。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月岩后,在《楚游日记》中赞为:“永南诸岩,道州月岩第一”。

洞中横亘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山麓,茂林修竹,郁郁葱葱。这里原有读书亭,为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少年求学之处。

自南宋来,历代文人骚客、贤人志士来游者络绎不绝,多有抒怀题刻。有宋淳熙道州太守刻石题名;明代王会题“太极洞”,张乔松题“太极岩”,钱达道题“鸿朦一窍”,吴廉题“上弦月”、“下弦月”、“望月”及佚名的“广寒深处”、“乾坤别境”、“清虚洞”;民国时期周仁述题“理学渊源”,刘膺古题“道在其中”,刘濂滨题“风月长新”,魏耔耘题“浑然太极”,张之觉题“豁然贯通”。由于历代久远,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现仅存54方石刻。1983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禹迹汤踪》记载,月岩为嫦娥奔月之地。

鬼崽岭遗址    鬼崽岭是一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古代祭祠遗址,位于距县城三十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田广洞村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里巷相接,纵横交错,保存有400余栋明清时期古民居,房屋近五千间。

鬼崽岭名蛩山,又名栎山,当地村民求福祛灾,求雨求财之处,至今仍流传着许多神秘的故事传说。遗址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地面散置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的石雕人像。还有大量石像埋藏地下未挖掘。石像造型古朴典雅,千姿百态,有文官像、武官像和普通士兵像,采用线刻、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手法,极富艺术表现力。石像大致分成三类:一类为骑马的将军像,体型较大,刻画细致,身披战甲,手握利剑,表情严肃,姿态威猛;二类为文官像,头戴官帽,手持朝笏,好像正在朝堂上朗朗陈述国家大事;三类为普通士兵像,身体矮小,面部表情单一,多为伸右脚,曲左脚,呈交叉状。所有石像面部五官基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具有汉魏时期“扁平人像”特点,嘴型很宽但嘴唇很薄,鼻梁隆起,眼睛接近“臣”字形,耳则用半月型表示。或许是道州古越民族祭祀活动文化遗存。距遗址不远处还有鬼崽井、迎圣祠、万岁庙、盘古庙等。2006年7月,鬼崽岭祭祀遣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岩国家森林公园    月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道县西北部都庞岭山脉东麓北段,介于东经111°17111°56′,北纬25°09′~25°50′之间,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4公里,东与本县清塘镇、寿雁镇接壤,南与本县新车乡及江永县相接,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交界,北与本县仙子脚镇相连,面积3936.7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 .8%。境内群峰起伏,沟谷纵横,最低海拔307米,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水系发达,有濂溪河发源于都庞岭月岩天岭冲,河长41公里,流域面积200.8平方公里,水量达1.8亿立方米。建有云溪水库(小二型水库),正常库容1517万立方米。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类异常丰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8种,分布我国面积最大的福建柏群落;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资源较丰富的种类有虎纹蛙、凤头鹃隼、红腹角雉、水鹿等。

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地貌景观奇特,山峰林立,素有“小桂林”之称,以“山、洞、瀑、石、峰、林、水”等自然景观为主,渗透着瑶族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有关门峡、铁门峡为代表的峡谷景观,月岩为代表的溶洞景观,骆驼山、五指山、蝙蝠山、飞来艇、鸡冠峰、九峰山、象鼻山为代表的象形山景观,鹰面岩、弥勒石佛、金石滩、大江源石壁为代表的岩石景观,一线天瀑布、垂帘瀑布、四梯瀑布、三叠瀑布、珍珠瀑布、美女散花瀑布为代表的瀑布景观,长苞铁杉群落、福建柏群落、道县野桔、竹海探幽、月岩古樟为代表的植物景观,千家洞湿地为代表的高山草地,流传历经千年的瑶族民俗风情和千家洞土狗十六吃等独特饮食文化,是人们进行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极好去处。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湖南省千家洞自然保护区。2000年,国务院批准将道县、江永两县山林连片升格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名为: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湘源温泉风景区    湘源温泉风景区位于道县东南部湘源锡矿矿区,东接宁远九嶷山,南邻江华县,东南与蓝山县接壤,西北与本县的洪塘营瑶族乡相连,距县城60公里,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7,七月气温23.2,极端最高气温27°C,被誉为“天然冷气房”。属原始次森林地区,植被覆盖率达98%,野生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动物有62972428种,植物有71214608024种。景区地处九嶷山脉癞子山脚,坡陡谷深,“V”字形溪谷密布,水系呈树状发育,泉水、瀑布较多,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岩溶发育快,形成山高谷深,峰回路转、悬涎飞瀑的地质特征。

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景点布局似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泉如花芯,周围分布有东河瀑布、万亩竹海、十里樱花、神雕揽胜、高山草场、千亩杜鹃、姊妹云池等。其中尤以温泉最富有特色,现已发掘三处,温度分别为525042℃,其中水温42的坦水坪温泉,属低硫温泉,水量日产3600吨,经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监测中心检测含16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属优质温矿泉水。

两河口    两河口,又名双江渡,因淹水(永明河)与沱水(江华河)在此交汇而得名,位于潇水上游,祥霖铺镇境内,由于水流平缓,河沙、砾石沉积而成的江心洲,至今五百余年。两河口分成大小24个河洲,面积100.05公顷,其中最大的20.01公顷,最小的0.07公顷

这里风光秀丽,景致独特,具有江南水洲独特的风韵。洲中溪流,纵横交错,溪水淙淙,清流纯净。水中游鱼,水底沙石,粒粒可数。洲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修竹成林,野花斗艳,花蝶鸟儿,栖憩其间,是最佳的野外露营去处。

中郎岩    中郎岩又名舂陵岩,在县城西北30公里乐福堂乡政府治所西边山坡上。相传东汉中郎将蔡邕过道州而得名。岩洞深邃幽险,高约20,长3公里,共三层。底层有溪自石隙中出,水清沏,可行小船;上层石幔、石乳凝结成八柱,明朝道州太守钱达道曾题词“八柱承天”,故又名“八柱岩”。几百年来,游客甚众,在石壁上题刻古人诗词碑记,但久经风雨腐蚀,已磨灭难辨。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石    响石又名五如石,今东门乡东门村头潇水边,左溪入潇水处,古道州四奇之一。元结命此石为五如石。清光绪《道州志》说:“石立江滨,以石击之,其音清越,宛如玉响,故名。”唐道州刺史元结写有《五如石铭》。昔日近处有左溪庙,祀元结、阳城。民国时期,东门村人何晓南在附近开办五如小学。于今石为泥沙污塞,用石敲击已不能发出“宛如玉响”的清越之音。站在石旁,也无法把它联想成饮虎,惊鸿、怒龟等等。大概年代远久,石头风化之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旅游景点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